跳到主要內容區

112學年度 第一學期服務學習成果

                     

112-1學期  服務學習課程
No

課程名稱  

授課教師 

開課系所

合作單位

           服務目標           

服務類型

成果報告 活動影片
1 寵物學與動物福利 林育安 通識教育中心

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

(流浪動物中途之家)

近年來,國際宣導愛護和保護動物的觀念抬頭,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為當務之急。為讓學生重視動物應有的福利,本課程和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合作,帶領學生關懷流浪狗,並讓學生了解關懷的意義以及其和環境、生態間之關聯性,讓學生從中反思了解愛護和關懷動物,使學生或其周遭的朋友或親人,能夠好好地飼養其寵物,以符合動物福利的需求 SDG 03 健康與福祉
2 動物繁殖學實習 林育安 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 宜蘭市復興國中 由於國中生物課程中對於生殖方面的領域介紹有限,為讓國中生能獲得更廣且深的生殖科技知識和技術,希望讓修課之學生擔任和扮演小老師的角色協助和指導國中生。藉由結合國中以生物之生殖計畫的服務學習課程,以加深學生的生殖科技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並且讓修課之學生可以達到溫故和熟練的目的。 SDG 03 健康與福祉
3 民俗舞蹈欣賞

須文宏

江翠燕

通識教育中心 宜蘭陽明醫院附設護理之家 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一群無自主生活能力的年長者,除了延續生活機能外,急需相關的心靈服務以提升生活品質。本課程帶領有意參與服務的同學,實際體驗並排練舞蹈,並針對護理之家的長者,安排一場演出。

SDG 03 健康與福祉

SDG 04 優質教育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

 4 基礎籃球 張佑誠 通識教育中心 育才國小 因國中小學校在辦理大型或一般體育活動時,往往人力需求較為不足。爰本課程與育才國小體育團隊合作,讓學生能親臨教學現場的學習機會,適時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的歷程中學習如何成為一位指導者的角色。

SDG 03 健康與福祉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

5 有機開心農場 江翠燕等 通識教育中心 宜蘭縣有機農業產銷發展協會 本課程到有機農場服務學習,藉著幫忙農場農事工作,以瞭解有機農業的操作方法、有機農民之理念與辛苦、有機農產品之特色以及有機農產業發展之條件,並一起與農民提出解決之方法或提供新的資訊建議。讓同學更加認識有機農業。

SDG 03 健康與福祉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

SDG 13 氣候行動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

7 計算機概論 李棟村 電子工程學系 宜蘭巿凱旋國小 推廣科普教育,本課程與凱旋國小合作,讓大學生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結合STEM教育,以有趣、有創意和動手的實驗為孩子教授科學原理,讓國小學生可以理解各種科學知識及技能,促進在地科普與偏鄉教育更深化。

SDG 04 優質教育

SDG 10 減少不平等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

8 智慧物聯網概論與應用 李棟村 電子工程學系

  宜蘭縣五結   數位機會中心

 蘇澳數位機會中心

 員山數位機會中心

傳承噶瑪蘭資訊志工團隊精神、籌合宜大資農工商資源、與創連師生專業與熱誠,進行產業行銷智慧化、在地文化深耕化、觀光資源網路化、與偏鄉資訊教育更深化。讓學生能獲得不同學習經歷,讓參與服務的學生教學相長,能服務大眾又能找到自己學習的盲點。

SDG 04 優質教育

SDG 10 減少不平等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

 
9 環境規劃與分析 張章堂 環境工程學系 宜蘭西區扶輪社 本課程與扶輪社民間團體合作,讓學生協助社區綠美化工作,以有效改善社區環境狀況,並向社區民眾傳達正確的環境規劃理念及宣導地球只有一個應愛護環境的觀念。

SDG6淨水及衛生

SDG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10 電子學一 吳錫聰 電子工程學系 宜蘭縣立凱旋國小 以本系大學部學生之自然科學與電子工程專長協助宜蘭縣內國小自然科學教育之推廣,提升自然科學之素養;或設計有趣自然科學實驗,藉由舉辦科學營的活動,推動提升宜蘭縣內國小的自然科學與實驗之趣味;    融合多元社團活動提升自然科學學習興趣:以本校學生的社團參與經驗協助推行科學教育推廣活動,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SDG 04 優質教育

SDG 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

11 綠建築與生態社區 郭建慧 建築與永續研究所 宜蘭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與宜蘭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成員進行合作,媒合服務學習課程之學生協力合作,透過課程參與,藉由知識實踐與行動設計,讓學生獲得整體環境相關之知識,並引導學生走進地方,推廣綠建築構築與生態社區之理念,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環境倫理價值觀與態度,並推動農村社區美學,創建永續環境。 SDG11 永續城鄉  
12 景觀植物 黃志偉

園藝學系

財團法人蘭陽城鄉美學基金會

國有財產署測量總隊

警察廣播電台

本課程推廣認同宜蘭永續發展理念,落實本土愛鄉行動,服務標的為民權路2段與泰山路交叉口,從警廣前至國稅局宿舍前,總共有4筆國有地,投入修課學生與服務學習的材料費,逐步改善地景並持續關照設法解決問題。 SDG11 永續城鄉
SDG13 氣候行動
SDG15 保育陸域生態
SDG17 多元夥伴關係
 
13 內分泌學 曹博宏 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 宜蘭縣流浪動物中途之家 內分泌學是本系三、四年級專業選修課程,每學期有包含生技動物系大學部與研究生等約15位學生修課。我們將由這些修課學生中遴選具服務熱忱外加動物關懷社有興趣參與者,經適當訓練,參與「流浪動物保育推廣活動」,來協助宜蘭地區動物保育團體工作推行,落實保護動物與尊重生命。 SDG4 優質教育
SDG11 永續城鄉
SDG15 保育陸域生態
SDG17 多元夥伴關係
14 電路學實驗(甲) 李志文 電機工程學系 宜蘭市光復國小 本課程是電機系低年級開設最早的專業實驗課程,在動手中除應證實體化艱澀的理論,同時培養學生對電學實用與應用的認識。本計畫嘗試在課程中融入服務學習與專案本位學習法(PBL)之教學模式,藉由社會服務與社會奉獻的實際體驗過程,除了達到專業技能的學習與實際運用,同時提升多項核心能力的訓練成效,推廣國中小生的科普活動。 SDG4 優質教育
SDG17 多元夥伴關係
 
15 電路學實驗(乙) 李志文 電機工程學系 宜蘭市南屏國小 本學期融入服務學習課程開設在邏輯設計,除了部分課程融入服務學習,同時嘗試採取專案本位學習(PBL)教學模式,與南屏國小合作,開設科學實驗課程或科普實驗闖關活動,讓小學生學習到科普知識,並培養大學生主動學習和問題解決能力,在經驗分享階段,學習簡報製作、影片剪接、反思與溝通等能力,並展現服務過程所獲得之學習成果。 SDG4 優質教育
SDG17 多元夥伴關係
 
16 在地關懷與英語敘事力培養 陳惠如 通識教育中心 宜蘭市進士社區發展協會 本課程以生命關懷和在地連結的主軸來進行學習活動,期盼能帶領同學活化課堂所學,走出校園,展現中英語口說及書寫的敘事能力,共同創作並發表蘊含在地文化的生命故事。以實作方式進行在地景點(進士機堡)創生或是導覽文宣設計,達到校園與社區共生的概念。 SDG17 多元夥伴關係
17 台灣海洋生態與保育 陳永松 通識教育中心 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 以壯圍鄉東港村的三敆水(宜蘭河、蘭陽溪、冬山河)出海口海岸或南方澳內埤海灘為監測對象,讓修課同學參與進行海灘廢棄物監測計畫,必能有效改善當地社區的清潔及環境生態,而對參與服務的同學更有身體力行,加深學生的海洋環境概念,並有機會成為環保小尖兵。

SDG02 消除飢餓

SDG13 氣候行動

SDG14 保育海洋生態

SDG17 多元夥伴關係

 
18 生態學 陳永松 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 日和教育基金會 本課程著重於以知識理論應用於實際上,啟發學生主動關懷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等,藉由日和教育基金會或內城村之友善農法生產者前來課堂介紹有機或友善農業的特色,再安排學生前往紀錄及對農場進行採訪報導、或調查農場的生物多樣性如撿除魚茭共生田的福壽螺等服務學習活動培養現代公民素養及學生關心農業的教學目標。

SDG02 消除飢餓

SDG13 氣候行動

SDG14 保育海洋生態

SDG17 多元夥伴關係

 
19 聖經與人生

保愛貞

林威廷

通識教育中心 夢想之家青年中心-宜蘭家真理堂、貴格合一堂、天恩教會 (1)本課程學生透過與弱勢家庭子女之互動,體認生命價值並反思家庭的功能。(2)本課程學生透過與長者互動,從關懷長者省思社會人口結構與自身關係。(3)本課程學生藉由工作坊訓練及服務,提昇了解自己情緒及解決問題的能力。(4)本課程學生在服務活動中應用課程所學,發揮愛人助人的精神。

SDG03 健康與福祉

SDG04 優質教育

SDG10 減少不平等

SDG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心理健康與發展 張松年 通識教育中心 金山社區復健中心 本課程協助設計、規劃及帶領慢性精神病患從事簡單靜態工藝、食品系列製作活動與動態團康互動遊戲,以增進其人際交往能力與其住院生活品質。透過本校學生的協助,使精神疾病患者有對象練習復歸社會所需的社交技能,使復歸過程更為順暢。 SDG03 健康與福祉  
  心理學與現代社會 張松年 通識教育中心 精神健康基金會宜蘭分會 本課程協助精神健康基金會辦理「腦的美麗境界」巡迴展,增進國中小學生對大腦功能的認識,促進學生大腦保健,了解有健全的大腦才能獲得心理健康。預計培訓大學生成為導覽志工,於112學年宜蘭縣「腦的美麗境界」巡迴展,協助腦展辦理。 SDG03 健康與福祉